
熱烈慶祝寧夏愛爾眼科醫院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圓滿舉辦
- 2024-12-31
翼狀胬肉,在眼科疾病中,并不像白內障、青光眼等為人所熟知,許多人對翼狀胬肉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有的患者甚至認為翼狀胬肉可治可不治,醫生介紹,翼狀胬肉不可小視,如果不及時醫治,一旦伸展至瞳孔區,可侵犯角膜,嚴重妨礙視力。
什么是翼狀胬肉?跟白內障是兩碼事
眼睛上長的這層東西是不是白內障?”這是不少患者面對翼狀胬肉時的疑惑。不少患者由于缺乏對翼狀胬肉和白內障的了解,容易將兩者弄混淆。翼狀胬肉發病于眼球表面,一般從眼角開始,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而得名。翼狀胬肉不僅可以引起眼部刺激癥狀、外觀缺陷,還會呈三角形尖端向角膜(黑眼球)表面侵入,嚴重妨礙視力,對角膜造成損傷。
造成翼狀胬肉主要因素有哪些
1、身體因素
要考慮到遺傳、營養缺乏、淚液分泌不足、過敏反應及解剖因素等。有人認為由于淚膜異常,淚液分泌不足而引起角膜、結膜局部干燥引起局部組織增生。翼狀胬肉的發生與免疫學有關,其抗原物質可能為花粉或含有抗原物質的粉塵顆粒,用免疫熒光法發現翼狀胬肉組織內存在IgE、IgG,而IgE的存在可能與I型過敏反應有關。
2、環境因素
外界剌激如眼部長期受到風沙、煙塵、熱、日光、花粉等過度剌激,尤其是漁民、農民、海員、砂石工人等長期戶外勞動者在上述剌激因素作用下使角膜緣部結膜血管或結膜上皮組織發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癥,組織增生、成纖維細胞增殖、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這是翼狀胬肉形成的一系列過程。
翼狀胬肉影響視力:需盡快手術醫治
醫生介紹,翼狀胬肉影響視力,預防應盡可能避免煙塵、風沙及陽光的刺激,盡量避免正午的陽光,如無法避免,應戴上寬邊帽,并佩戴合適的太陽鏡,同時注意眼部衛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果因為“翼狀胬肉”引起眼部不適,炎癥反復發作,引起視力下降或影響美觀,需手術醫治。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患者起初都沒對翼狀胬肉有足夠的重視,甚至把翼狀胬肉誤以為是白內障,非要等肉“長熟了”才切除。為此,醫生提醒廣大翼狀胬肉患者,切除翼狀胬肉的時機應該是在“翅膀”還未長大的時候,及時醫治。另外,還應切記定期到專科醫院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