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慶祝寧夏愛爾眼科醫院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圓滿舉辦
- 2024-12-31
由于年齡增加,人的眼內睫狀肌功能的衰退,進而造成的人眼調節能力的下降,直至消失,這種情況是我們常說的老花眼,醫學上稱之為“老視”,一般在40歲-50歲左右出現。老花眼需要戴老花鏡才能看書或者看報,但是有些人發現,到了60歲以后反而不用戴老花鏡也能看清楚,許多老人因此興奮而覺得老花眼恢復了。這是真的嗎?
醫生表示,老花眼一般從40歲開始,至60歲截止,老花眼患者看近不清楚,需要戴老花鏡,但是60歲以后,老花眼的度數不再增加。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眼肌功能衰退之后是不可能自動恢復的,因此,老花眼是不可能自行好轉或者消失。
那么有些人覺得老花眼消失是怎么一回事呢?
醫生指出,這有可能是白內障引起的。在白內障早期,由于晶狀體的密度增加,逐漸變渾濁,使得眼球的屈光狀態緩慢地向“近視”轉變。老花鏡是用“凸透鏡”矯正,而近視鏡是用“凹透鏡”矯正。兩者一疊加,表現為花眼的鏡片度數降低或消失。
白內障早期,有些患者表現為“老花眼”減輕或消失,看近處比以前清楚了。但是,這樣的人一般看遠處不太清楚了。隨著疾病的逐漸發展,會變得看近、看遠都不清晰了。
醫生提醒,人是不可能返老還童的,一般來說,凡是有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出現,應該警惕是否患有白內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到眼科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