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慶祝寧夏愛爾眼科醫院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圓滿舉辦
- 2024-12-31
打算做近視手術的朋友,許多人在做手術之前一般都會問到,手術多少錢?是否有副作用?手術疼不疼?等等。其實,還有一些問題,雖然患者較少主動問起,但同樣具有實操價值。
究竟有哪些被大家“忽略”,卻需要知道的問題呢?
1、能否不做散瞳驗光?
醫學驗光的流程和檢查項目要復雜、也嚴謹得多,其中散瞳驗光便是一個重要的步驟。
這項檢查通常安排在術前檢查的后面,散瞳后,醫生會再為患者復查視力,拿散瞳前后兩次的檢影驗光、電腦驗光和綜合驗光等數據做對比,以便準確掌握矯正患者的屈光度數和視功能情況,避免出現過矯或欠矯的情形。
一般要間隔5~10分鐘,連續滴上三次散瞳藥水,用藥期間會伴有看近模糊的癥狀。因為是快速散瞳,大多數人都會在4~6個小時內可用眼正常,不像慢速散瞳那樣,甚至一周內都無法看書看電視。
2、視覺質量和矯正視力一樣重要!
手術矯正視力,是讓患者不戴眼鏡也能看得清楚,比如講,你術后視力達到1.0,指的是你看黑白E字視力表時,能分辨1.0這一行E字的開口方向。
而視覺質量是什么?舉個例子,同樣兩個矯正視力1.0的人,看到的E字卻有差別:a看到的E字清晰、邊界分明,而b看到的卻是模糊的、邊界霧化的E字,這便是視覺質量不高的緣故。
其它的癥狀,比如夜視力沒白天視力好,都和視覺質量差有關。
影響視覺質量的因素有許多,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一下,比如干眼,光學區偏小、偏心切削、散光軸位改變,調節不足和屈光參差等。
3、瞳孔直徑影響手術方式選擇
我們的眼睛,不僅要能在白天看得清楚,還要能滿足我們夜間的用眼需求,比如駕車。夜間視力好壞,恰又是視覺質量的體現,和夜間的暗室瞳孔(常說的暗瞳)直徑有關系。
我們知道,瞳孔隨著光線的增加而縮小,夜間由于光線比較暗,瞳孔自然會放大。
一些近視朋友本身有眩光的問題,何為眩光?簡單點說,當你夜間駕車,在會車時,會看到對方車燈有較大的光圈,以至于沒法對迎面而來的車輛的距離和周邊環境做出準確判斷。
醫生在制定手術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矯正患者的瞳孔直徑,確定術后能有一個不錯的夜間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