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慶祝寧夏愛爾眼科醫院婦女聯合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圓滿舉辦
- 2024-12-31
白內障是發生在眼球里面晶狀體上的一種疾病,任意晶狀體的混濁都可稱為白內障,但是當晶狀體混濁較輕時,沒明顯地影響視力而不被人發現或被忽略而沒列入白內障行列。根據調查,白內障是比較常見的致盲和視力殘疾的原因,人類約25%患有白內障。
病因:
1、陽光與紫外線多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陽光參與了人類白內障的形成。在紫外線影響下,磷離子可能與衰老的晶狀體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導致晶體的硬化與鈣化。這是白內障的病因之一。
2、缺氧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使晶體內鈉、鈣增加,鉀、維C相應減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內障的形成。這是白內障的病因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3、營養素代謝和微量元素缺乏與白內障形成有關,如鈣,磷,維E、A、B2等。這也屬于誘發白內障的原因。
4、內分泌紊亂可以促使白內障的產生,從糖尿病病人發生白內障比一般人高,足以說明。
癥狀表現:
發病癥狀雙側性,但兩眼發病可有先后。視力進行性減退,有時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點。由于晶體不同部位屈光力變化,可有多視、單眼、復視,近視度增加。臨床上將老年性白內障分為皮質性,核性和囊下三種類型。
1.皮質性白內障(cortical cataract)以晶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征,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初發期、未成熟期、成熟期、過熟期。
2.核性白內障(nuclear cataract):晶體混濁多從胚胎核開始,逐漸擴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黃色,隨著混濁加重,色澤漸加深如深黃色,深棕黃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數增加,病人常訴說老視減輕或近視增加。早期周邊部皮質仍為透明,因此,在黑暗處瞳孔散大視力增進,而在強光下瞳孔縮小視力反而減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質完全混濁即行手術。
3.后囊下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因混濁位于視軸區,早期即影響視力。